史上最大規模的廣交會正在廣州舉行。已經是133屆的廣交會正向著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臺邁進,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下稱“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勁動能。
2020年5月,中央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半p循環”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我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超大規模經濟體可以也必須內部可循環。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8.4%;進口4.24萬億元,同比增長0.2%。
對一季度的這份外貿成績單,許多報道以“開門穩”為題,而沒有使用“開門紅”。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要實現全年外貿促穩提質目標、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仍需付出艱苦的努力。
其中的意思包括,通過外貿拉動經濟增長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這就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既要更有針對性地加快補上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還要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當前,尤其要更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國內大循環動力和可靠性。這就要求,我們要著力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了9.9萬億元,這被稱為“報復性儲蓄”。如果說此前居民更多考慮怎么去更多賺錢,現在則是把存錢、省錢、賺錢結合了起來。本月初央行調查統計司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消費、儲蓄和投資意愿中,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8.0%,占比超過一半,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8.8%,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3.2%。提振消費的源動力并非存款增長,而是收入增長。
居民儲蓄意愿的增強,反過來也說明居民期待收入水平穩步提高,從而減少不確定性、增強穩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要基本同步,提出了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措施。
這中間,加強就業方面的工作就十分重要。近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穩就業進行部署,要求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在保持穩就業政策總體穩定的同時,有針對性優化調整階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確保就業大局穩定。只有穩定的就業,才有穩定可期的收入,才可以進一步促進消費。這就是“就業是民生大者”的意義所在,也是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基礎所在。
在穩定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時,也要為這些收入提供一個相對可靠的投資渠道。盡快形成建設完整的內需體系,就要著力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有合理回報的投資需求、有本金和債務約束的金融需求,這三者不可或缺。
總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方面要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另一方面,要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同時消費環境得到提升,居民獲得感強愿消費。
官方唯一舉報郵箱:Jubao@asdpw.com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中城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